11月13日下午四點🧑🏼🎓,我院第一學生黨支部和第二學生黨支部的發展對象🧚🏿♂️,在意昂4的組織下聚集在主教303💪🏽,學習了申曉若老師主講的《奠基與探索——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走過的曲折道路(1949-1978)》的黨課課程🙎🏽。
在課程的開始,老師將新中國的歷史依據改革開放這一事件,劃分了成了兩段🧛🏽,一段是1949年到1978年,另一段是1978年至今🎡🚴🏽♀️。對於1949年到1978年這一時期該如何看待🐥,申老師首先引用了江澤民同誌和習近平同誌的話👨🏼💼,認為這一歷史時段是中華民族的最重要的歷史變革🚋,兩段歷史時期不能相互否定👩🏿🦳,幫同學們確定了對這一時期的總認識🌔。之後的課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👩🏻,第一部分是關於抗美援朝和過渡時期的介紹,第二部分是過渡時期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🙋🏿♂️,第三部分是這一時期的波折和成就。自近代以來,中國積貧積弱✈️,國家千瘡百孔,人民生活在水深過熱之中🧑🍼。在這種情況下🆒,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🍤⏩,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。中國人民誌願軍取得了朝鮮戰爭的勝利🫵🏽,國內恢復生產,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🏂🏼,社會風氣煥然一新🧖🏼♀️。在第二部分中🚌,申老師主要講了黨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🫚,介紹了人民政協製度,以及社會主義改造等,並強調中國共產黨並非一味照搬蘇聯,而是根據中國國情采取了更合適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。在第三部分中,老師既強調了在這段歷史時期,發生了“反右擴大化”、“大躍進”、“文革”等錯誤👴🏻🛖,但是中國共產黨是幹實事的黨🦃,幹實事就肯定會犯錯誤,中國共產黨有魄力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改正。申老師又介紹了這一歷史時期的巨大成就🫷:作為發展的基礎,這一時期在我們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,取得了“兩彈一星”💮、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重大科學成果,更普及了教育掃除了文盲、留下了雷鋒、焦裕祿🎟、王進喜等精神財富,並總結了三條發展經驗🧑🏼🤝🧑🏼。
在課程的最後👧🏼,申老師展示了幾年前他去山西太行抗日紀念館參觀時拍攝的照片🤹🏿♀️,照片中有我校的老校長戎子和和其使用過的公文包🔓,並介紹了我校歷屆傑出師生的事跡👨🏽🔬。老師希望用這些事跡告訴我們🛌🏽,我校有著從革命時期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📍,老校長在太行山區的艱苦環境下仍堅持抗日,這點滴的歷史也沒有被人民忘記👨🏻🦽。在新時代,我們也應學習這種精神,熱愛祖國,努力作為,將我校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。